熱點
危機之下,那些被氣候沖擊的人

中國慈善家 · 2023-12-04

  ​氣候變暖是一場全球危機,但人們往往忽略,這場危機所帶來的危害并不公平

  云南石頭城村居民的主要收入依靠農業,一系列氣候變化深度影響當地糧食產量。

  牦牛是牧民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。

  香港逐年升高的氣溫影響著居住在劏房里的居民生活。

  雖然居住空間狹小,生活拮據,但瓊姐仍然心態樂觀面對一切。

  一邁進那扇門,攝影師秋筆幾乎是瞬間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窒息感。

  那是一間違章搭建在樓頂的簡陋劏房。不足7平米的空間,站在門口即可一覽無遺:左手邊是一條窄窄的長桌,上面堆滿了各種廚具和生活用品;右手邊是冰箱,再往里頂著窗戶的是一張上下鋪。

  這就是房間的全部了。年近80歲的華奶奶和先生已經在這里居住了快10年。

  正逢香港一年里最熱的時節,蒸騰的熱浪擠滿了整個房間。與其他許多亞熱帶沿海城市一樣,近年來,香港的平均氣溫持續上升,越來越頻繁的極端高溫天氣讓華奶奶這樣蝸居在“鴿子籠“里的人們備受折磨。

  秋筆“像螃蟹一樣”側身挪到窗邊,窗外竟是結結實實的一堵墻,只隔小臂那么長的距離,她伸出手摸了上去,“那墻特別冰冷、黑黢黢的!

  作為國際公益組織樂施會的簽約攝影師,過去兩年間,秋筆將鏡頭對準了這樣一群被氣候變化沖擊的人——從繁華熱鬧的香港到偏遠貧窮的尼泊爾山區,從河北太行山畔的王金莊到青海玉樹的嘉塘草原,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視角,記錄下了他們在惡劣環境中的脆弱與掙扎,也見證了他們在面對大自然挑戰時的堅韌與勇氣。

“氣候不公正”

  “當聽到華奶奶跟我講,那扇窗戶外是一棟豪宅的外墻,我的第一感覺真的是雞皮疙瘩都起來了!标P上窗戶,秋筆赫然發現,窗面上貼著整面的玻璃貼紙:一整幅美麗的荷花池景。

  華奶奶的先生患有呼吸道疾病,家里逼仄封閉的空間和難以流通的空氣常常讓他感覺喘不上氣。舍不得開太久空調,電扇也沒作用,在香港漫長難熬的夏日里,他不得不每天天一亮就出門,在附近的街心花園坐上一整天,等到晚上睡覺時再回家。

  華奶奶居住的劏房窗戶離隔壁豪宅的外墻僅僅不到五十厘米,伸手可觸。

  但夜晚同樣也不好過。不能通風的窗戶、鄰里四處亂竄的老鼠、無法調節的舊空調……

  夜里悶得睡不著,華奶奶只好把房門敞開一條縫透透氣,自己裝了個鐵鏈從里面拴一下,也算是防盜鎖了。

  為了住在這里,兩位老人每月要付3000多港幣的租金,而這已經是他們所能負擔得起的最好的房子了。2021年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香港約有10.8萬間像這樣的劏房,共有超過21萬人居住其中。

  如果說城市里的人們尚且還有一絲掙扎的余地,在距離香港3000多公里之外的尼泊爾北部山區,氣候變暖早已以更猙獰的面目露出了獠牙。半個世紀以來,珠峰地區氣溫持續上升,冰川顯著消融,頻率越來越高、強度越來越大的暴雨洪災使得山洪泥石流頻發,農田損毀、牲畜損失,許多村鎮不得不整體搬遷。

  在那里,秋筆見到了胡須已現斑白的Ram Singh Air。10年前的一次山體滑坡,他在頃刻間失去了包括妻子、兒女在內的5位親人。曾經溫馨的家成為廢墟,他將這塊地圈了起來,把親人們安葬在了這里。

  站在曾經的家、如今的家族紀念碑前,剛剛還侃侃而談的Ram Singh Air悲傷地凝視著妻子的照片和他們曾使用過的生活用品,深深地陷入了沉默。秋筆舉起相機拍下了這一幕,然后,所有人都不再說話,就那樣靜靜地陪他站在那里。

  在十年前的一次山體滑坡中,Ram Singh Air失去了包括妻兒在內的五位親人。他把親人安葬在這片曾經的家園。

  作為一位人文攝影師,秋筆時常覺得自己像是個社會工作者。第一次出現在拍攝對象面前,她喜歡先把相機藏在包里,去聊天,去相處,一起做點兒什么,直到走進了他們的故事,再開始拍攝。長期關注各種公共議題,她與多個國內外的NGO都有過合作。不同于機構的各種項目報告、調研數據,她更關注的總是這些客觀事實背后的主觀情感——“無論是環境保護、水源、野生動物、社區,其實所有這些的意義最后歸結下來都是人,人是一切的核心!鼻锕P對《中國慈善家》說。

  這一次,也是一樣。

  盡管所有人都知道氣候變暖是一場全球性的危機,但常常被忽略的是,這場危機所帶來的危害并不公平。世界銀行的一項報告曾指出,74個收入最低的國家排放的溫室氣體只占到全世界總排放量的1/10,但這些國家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最大。面對氣候危機,發達國家、富人階層有資金或保險來支付應急、搬遷、重建的費用,但欠發達地區幾乎是注定要面臨更大的損失,深陷貧困的群體顯然無處可逃,也無能為力。

  換句話說:責任最少的社區和群體,卻在為氣候變化承擔著最大的代價——這是一個有關“氣候公正(Climate Justice)”的問題。

  而這也是秋筆拍攝這個系列的初衷:用影像記錄普通人的個體故事,去呈現“氣候變化”這個看似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卻又相距甚遠的主題。面對氣候的不公正,只有更多的人先開始關注,才有更多改變的可能。

“減緩”與“適應”同樣重要

  拍攝氣候變化,秋筆也親身體驗過氣候變化的威力。

  那是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嘉塘草原。晚春四月,她在走訪牧民的途中遭遇了一場巨大的沙塵暴。眼看著六七級的大風卷著厚重的沙塵和冰雹迎面襲來,坐在車里,她明顯感到整個車身都在抖動搖擺。架在車窗外的三腳架被風吹倒了,她連忙停下車去撿相機!叭缓笪艺麄人被吹到已經沒辦法回到車里,那個風大到你仿佛是來到了戈壁灘!被貞浧鹉翘焱蝗缙鋪淼脑幃愄鞖,秋筆心有余悸,也心痛無比。

  那明明是草原,那本應是一片水草豐沛的濕地。

  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來說,這或許只是一次體驗、一次遭遇。而這卻是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們每一天的日常。草場和濕地退化,優質牧草減少,家畜容易生病。再趕上大風、大雪,大量牛羊在極端天氣中凍死、餓死,一個家庭可能在一夜之間返貧。

  秋筆對一位20歲出頭的草原姑娘巴丁看卓印象深刻。她是一家十幾個兄弟姐妹的老大,全家依靠飼養牦牛、出售乳制品為生。在她的印象里,小時候草原一般十多年才發生一次雪災,但現在幾乎年年下大雪!八艺f,我們家這么多孩子,如果我的牛羊都病死了,我們沒有收入,要怎么生活下去?”秋筆向《中國慈善家》回憶道。

  這是年輕的巴丁看卓發出的無奈嘆息,也是同在這片藍天下的每一個人,都有責任回答的問題。

  應對氣候變化,早在1992年,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(UNFCCC)就首次明確了“減緩”(mitigation)和“適應”(adaptation)是兩大重要手段。如果說“減緩”指的是通過各種政策和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與排放源,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的速率;那么“適應”,則是針對已經發生的氣候變化,通過增強自然和社會系統的應對、適應能力,降低其不利影響,甚至以此為契機挖掘有利機會。

  盡管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一直倡導“減緩”與“適應”并重的原則,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,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,主要都集中在“減緩”方面。媒體和公眾更多關注各國、各方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承諾和努力,但對于“氣候適應”,大多數人一頭霧水,或者,習慣性地將其解讀為是只屬于某些脆弱國家和地區的問題。

  其實,“氣候適應”從來不是一個新的概念。多少年來,人類一直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適應著大自然的挑戰。

  旱作石堰梯田下耕作的王金莊農民。

  河北涉縣的王金莊就是一個典型。王金莊地處太行山東麓,屬于石厚土薄、氣候嚴重干旱的石灰巖山區,素有“八山半水分半田”之稱。為了在貧瘠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,人們鑿山取石,用大石頭墊底,鋪上碎石,再壘出兩米多高的石堰,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石堰間造出了片片田地。當地農民世代沿襲著“留種”的傳統,憑借“藏糧于地”的農耕技術、“存糧于倉”的貯存技術和“節糧于口”的生存智慧,在此綿延生息了700多年。

  秋筆從幾年前開始關注王金莊,前后去探訪不下10次,親眼見證了當地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與韌性:收集雨水的水窖能夠保證石堰梯田的供水;不同生長期的作物間作,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混種,增加收入的同時,控制梯田水肥的流失……

  然而,傳統的農耕智慧如今也面臨著氣候的考驗:2019年,王金莊遭遇了幾十年一遇的嚴重旱災,緊接著是2021年的水災。2022年,持續的低溫令農作物產量嚴重下降,一些農戶的收成只剩下往年的30%。2023年7月,強暴雨淹掉了交通道路,沖塌了部分石堰,小米、玉米都受了損失。

  近年來,在當地政府、農業技術部門、高校學者以及包括樂施會在內多個NGO的共同努力下,王金莊開啟了“氣候適應”的新階段:村里建起了社區“種子銀行”,對171個本地傳統品種進行鑒定試驗、提純復壯、生態選育種試驗和種子田試驗,不斷挑選適應本地氣候的種子,確;顟B保護“老種子”。村里還辦起了種子市集和“王金莊梯田小米文化節”,希望把老品種打造成特色產品,發展當地的旅游業,從而提升社區適應氣候變化的韌性。

  嘉塘的牧民生活。

  在嘉塘草原,“氣候適應”的社區行動也在逐步啟動:除了可持續放牧管理的培訓,在樂施會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支持下,276位本地牧民參與了草原恢復行動,已在300畝草原上實施了種草實驗;12位婦女注冊了手工藝合作社,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,以本地的牦牛絨為原材料,制作網紅動物“藏狐”毛氈掛件、杯墊……多元化的生計活動能夠補充收入,也將有一部分收益用于本地的生態環保工作。

一頭正在飛奔而來的“灰犀!

  10年前的那次事故之后,Ram Singh Air和弟弟把新家建在了離當年滑坡處不遠的山坡上。因為不愿離開逝去的親人,他們至今仍生活在山體滑坡的危險之下。2022年,樂施會與當地技術顧問團隊合作,開發了一套可在手機上使用的氣候預警系統:該系統利用地理位置和當地政府雨量站的數據繪制了風險地圖,并定期更新,希望以此為村民們提供準確的預測,為隨時可能發生的風險做好準備。

  巴丁看卓加入了婦女手工藝合作社,成為了一名手工藝師。她非常努力地練習,這將為她和家人帶來一項不受天氣影響的收入。為此,她專門開始學習寫漢字,為的是能夠在每一件毛氈手工作品的吊牌上,一筆一劃親手寫下自己藏文和漢語的名字。截至2022年底,她和草原姐妹們的作品已經去到了北京、杭州,甚至漂洋過海出現在了蒙特利爾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(COP15)的會場。

  藏區的手工藝師制作以藏狐為原型的毛氈飾品以增加收入。

  在社工的幫助和指導下,香港的華奶奶夫婦終于完成了政府公共租住房屋的申請。順利的話,再排2年,他們將有希望搬離劏房,度過一個不那么難熬的夏天。

  盡管已經做了很多,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,有關氣候變化的適應是一場長期的戰役。對于這些氣候脆弱群體而言,需要面對的還遠不止這些。

  作為旱作農耕文化的典型,王金莊的石堰梯田在2022年入選了聯合國“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”名錄。而如今,和中國大多數的農村一樣,王金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勞動力老齡化。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了,老人和婦女成為了農業生產的主力軍,勞動密集型的種植業愈發艱難。如果有一天年輕一代不愿再回鄉種地,土地怎么辦?誰又來做種子活化?現在,高校學者和NGO項目團隊也更多地開始關注怎樣提升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利用價值,怎樣提升文化自信賦能鄉村振興,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。

  在嘉塘草原,“黑土灘”(高寒草地退化的極度退化階段)的恢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有研究團隊對“黑土灘”人工生態恢復試驗示范地的土壤、植物物種等指標進行了監測分析,結果顯示:經過20多年的恢復,仍未達到近似未退化草地的狀態。

  在全球范圍內,更不容忽視的是資金問題。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發布的《2023年適應差距報告》,據模型估算,目前發展中國家每年適應氣候變化所需的資金約為2150億美元~3870億美元,而目前發達國家所籌集的資金僅為其1/10~1/18。

  地處滇西北的石頭城村面臨著逐年氣溫升高、降水量下降的問題。

  今年10月起,秋筆的“知天知地:氣候變化適應行動攝影展”先后開始在香港、北京798藝術園區、中國農業大學等地巡展。許多觀眾反饋說,直到看了這些照片,才發現原來人類如此脆弱,而氣候危機如此之近,又是如此危險。在秋筆看來,這樣的想法已經非常有意義:“只有在意識覺醒之后,人的行動才會慢慢被改變!

  作為一個典型的慢變量問題,氣候變化終將影響到每一個人。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樣一頭正在飛奔而來的“灰犀!?“減緩”與“適應”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;蛟S可以借用英國人權律師哈普里特·考爾·保羅(Harpreet Kaur Paul)的一句話:“所謂氣候正義,是有勇氣想象公平并為之奮斗努力。另一種生活和存在的方式不僅是可能的,也是必要的,而且更加快樂!

  文字:符遙

  圖片來源:秋筆

  圖片編輯:張旭

  值班編輯:楊永潔

京ICP備202300116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386

COPYRIGHT ©1999-2023 ZGCSJ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一边亲一边摸下面高潮视频,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,色翁荡息肉欲系列小说,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免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