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慈善家 · 2021-04-07
中國慈善家 · 2021-04-07
《中國慈善家》2021年第2期
2021年4月10日上市
1921年,魯迅以悲天憫人的筆觸在《故鄉》中這樣寫道,“蒼黃的天底下,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,沒有一些活氣!
完成了脫貧攻堅、實現全面小康后的中國走到歷史的轉彎處,我們又遇到了和百年前類似的問題:鄉村如何走進現代化?
知識分子是一個社會的酵母,中國的讀書人也始終認為他們承擔著比普通人更多的責任。所以百年來不斷有知識精英投身鄉村,為千年農業大國探索出一條現代化發展路徑。
鄉土社會盤根錯節,農村問題千差萬別,鄉村振興從何入手?邁出第一步總是最為艱難。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,先行者的經驗和教訓都彌足珍貴。 封面故事 小云教授的鄉村公益 本刊記者/邱慧 程昕明 攝影/劉冉陽
“在鄉村體驗人與自然、與社會、與自身的關系”。
對話李小云鄉村振興要避免公共資源浪費 本刊記者/程昕明 邱慧 攝影/劉冉陽
把優質的公益資源下沉到鄉村,同時動員城市精英、公益精英和大量的公益組織從城市到鄉村。
對話王石 總得有人先做起來、往前走本刊記者/程昕明 邱慧 攝影/劉冉陽
中國很多事情都是自上而下的。自上而下有一個實際問題,政策定了之后怎么去執行?總得有人先做起來、往前走,這就是小云這么多年扮演的角色。
知識精英的鄉村實驗 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
本刊記者/賀斌
知識精英們做了大量的鄉村建設實踐,應提升歸納總結形成理論邏輯和思想體系,而不是只留下無盡的感動。
人物 唐江澎的教育理想國本刊記者/萬小軍
“教育是離慈善最近的一個行業!
徐崢:點亮火種本刊記者/吳可言
如何讓戲劇教育課程更合中國孩子和家庭,這是一個漫長的打磨過程。
莊羽:與抄襲死磕到底本刊記者/吳可言
在中國,個人維護知識產權實在太難了,莊羽希望她發起的“反剽竊基金”能讓維權者不再孤單。
圖片故事 山羊的力量文/本刊記者 樊朔 攝影/Chris de Bode/Panos Pictures
山羊顛覆了她的生活,改變了村莊。
業界 互聯網互助平臺關停潮是行業洗牌,還是終局? 本刊記者/溫如軍
這個曾號稱千億級別的互助市場被社會公眾寄予厚望,在它經歷了野蠻生長、資本盛宴后,終究難逃一劫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鄉村振興呼喚百萬社工本刊記者/郜曉文
中國最需要社會工作的地方是農村,特別是不發達農村地區。
10 億捐贈創紀錄,中國大學籌款之路還有多遠?本刊記者/郜曉文
社會捐贈是大學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。
焦點 泌陽婚事本刊記者/溫如軍
“55歲老頭娶了22歲智障女”,這一場婚事讓看客們議論紛紛,而其背后的農村現實困境值得深思。
監獄中的戲劇課本刊記者/樊朔
這兩個監獄戲劇項目經歷了種種波折,既有遺憾也有收獲。
國際 美國反亞裔仇恨運動中,被視而不見的“隱秘”文/榮筱箐
悲劇連著悲劇,但因為人們不愿正視,一些令人尷尬的現實,改變遲遲不能到來。
書評 比爾·蓋茨預言人類將面臨比新冠更致命的災難文/郜曉文
氣候變化和控制碳排放是一個全球性議題,在主權國家政府之間協調政策之外,國際組織、跨國企業和非營利組織以及每個公民的努力都至關重要。
專欄 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中國要解決什么問題? 文/陳柳欽
這場與經濟社會變革密切相關的戰略,已經顯現在各行各業中。
接種新冠疫苗,是權利還是義務?文/張凌霄
打,還是不打?這是個問題。
人文 開往大涼山的列車 文/圖 熊昱彤
綠皮火車載著大涼山深處的村民,以及他們腳下的雞鴨鵝豬狗羊,把隱秘世界里的他們帶到了遠方。
再見,盛世情! 本刊記者/溫如軍
理想主義年代的最后一片落葉。
圖片編輯:張旭
值班編輯:萬小軍
雜志
2021-04-07
雜志
2021-04-07
雜志
2021-04-07
雜志
2021-04-07
京ICP備202300116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386
COPYRIGHT ©1999-2023 ZGCSJ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